散水的做法?1、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要一致,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为20mm;2、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3、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部位,应与建筑物主体断开设缝,缝应宽窄一致、那么,散水的做法?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散水的做法中,最常见的一种是现浇混凝土做成。
但是除了这种做法之外,散水还存在其他的做法,如下:
1、凝土散水(C8):混凝土厚 60—80mm,基层 为素土夯实。
2、砖铺散水:平铺砖,砂浆勾缝,砂垫层,基层夯实。
3、块石散水:片石平铺,1:3 水泥砂浆勾缝,基层为素土夯实。
4、三合土散水:比列推荐1:3: 6 ;然而石灰、砂、碎石的厚度应该选择厚 80-100mm,需要拍打锤平。
5、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一致, 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20mm。
6、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
扩展资料
对于干旱地区来讲,每年的降雨量很少,且不会出现非常强的暴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不设置散水沟;但是对于降雨量较多的地区,则应当设置散水沟对雨水进行有组织排放。
实际上对于高层建筑来讲,雨水在打到建筑侧面时会向下产生径流,所以建筑侧面也会产生很大的雨水量,在进行雨水量计算时也需要考虑侧墙面积的1/2的雨水量。而建筑侧面的雨水是没有办法进行收集的。
但是现在的住宅小区往往为了美观会将雨水口及雨水检查井置于道路两边的绿化当中。由于园林景观的设计情况,雨水口及雨水检查井布置往往并不均匀,且不可能围着建筑设置一圈的雨水口或雨水井。
散水是指在建筑物外墙墙角周围铺设的用以保护外墙墙基防止雨水渗入的保护层。做法是在外墙四周的素土夯实后铺上三合土、混凝土等材料(厚度60~70mm),做成不小于3%的排水坡,宽度一般为0.6~1.0m;散水与外墙交界处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用弹性材料嵌缝,防止外墙下沉将散水拉裂。设置散水的目的是使建筑物外墙勒脚附近的地面积水能够迅速排走,并且能防止屋檐的滴水冲刷外墙四周地面的土壤,减少墙身与基础受水浸泡的可能,保护墙身和基础,可以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散水是靠近勒脚下部的排水坡。散水的宽度一般为600~1000mm,当屋面为自由落水时,其宽度应比屋檐挑出宽度大200mm。坡度一般在3%~5%左右,外缘高出室外地坪20~50mm较好。
散水的做法很多,一般可用水泥砂浆、混凝土、砖块、石块等材料做面层。由于建筑物的沉降、勒脚与散水施工时间的差异,在勒脚与散水交接处应留有20mm左右的缝隙,在缝内填粗砂或米石子,上嵌沥青胶盖缝,以防渗水和保证沉降的需要。
1、混凝土散水:混凝土厚六十到八十毫米,基层为素土夯实。
2、砖铺散水:平铺砖,砂浆勾缝,砂垫层,基层夯实。
3、块石散水:片石平铺,一比三水泥砂浆勾缝,基层为素土夯实。
4、三合土散水:石灰比砂比碎石为一比三比六,厚八十到一百毫米,拍打锤平。
1、散水与外墙面断缝,打封闭胶或灌沥青砂,断缝宽度要一致,胶面平整、光滑,断缝宽度为20mm;
2、散水拐角处均设置断缝,注封闭胶或沥青砂;
3、室外台阶、坡道、散水等部位,应与建筑物主体断开设缝,缝应宽窄一致、顺直,缝中填柔性材料;
4、散水、台阶要内高外低。
以上就是散水的做法的全部内容,1、混凝土散水:混凝土厚六十到八十毫米,基层为素土夯实。2、砖铺散水:平铺砖,砂浆勾缝,砂垫层,基层夯实。3、块石散水:片石平铺,一比三水泥砂浆勾缝,基层为素土夯实。4、三合土散水:石灰比砂比碎石为一比三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