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美食

防雷引下线做法图集,防雷引下线桩基做法图集

  • 美食
  • 2024-05-13

防雷引下线做法图集?1 明敷引下线与断接卡。沿外墙用25*4cm 镀锌扁钢引下,每一米做固定支架。离地1.6-1.8 米做断接卡,每处引下线打人工接地 极,保护钢管密封处理。墙角无柱无钢筋时采用,现在基本不建议再使用这种方法。那么,防雷引下线做法图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室外防雷测试点做法图

接地符号图包括一般接地、保护接地、抗干扰接地、机壳地、等电位体等,标准制图符号请参见下图:

接地字母和符号表示的意思:

PE、PGND、FG-保护地或机壳;

BGND或DC-RETURN-直流-48V(+24V)电源(电池)回流;

GND-工作地;

DGND-数字地;

AGND-模拟地;

LGND-防雷保护地。

1、一般接地符号是一竖三横,竖与第一横相接。

2、无噪声接地符号是一般接地加一半圆口朝下。

3、保护接地符号是一般接地的基础上加一圈包住下三横。

电气接地箭头符号图例,在防雷接地平面图中,表达引下线用箭头图例的意思见下图:

拓展资料:

接地技术:接地就是指在系统与某个电位基准之间建立低电阻通路,相同接地点之间的连线被称为地线。

通常电子设备的“地”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接“大地”。以大地作为零电位,把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电路基准点与大地相连,有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的作用,如保护接地、防雷接地等,通常称之为“安全地”。

另一种是“系统基准地”。在弱电系统中的接地不一定是指真实意义上与地球相连的接地,有提高系统稳定性、屏蔽保护性以增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作用,在必要时也可做接“大地”处理,通常称之为“信号地”。

人工接地体的做法图集

(1) 接地体顶面埋设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无要求时,不应小于0.6m。角钢及钢管接地体应垂直配置。除接地体外,接地体引出线的垂直部分和接地装置焊接部位应防腐处理;在作防腐处理前,表面必须除锈并去掉焊接处残留的焊药。

(2) 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应小于其长度的3~5倍。水平接地体的间距应符合设计规定。当无设计规定时不宜小于5m。

(3) 除环形接地体外,接地体埋设位置应在距建筑物3m以外。距建筑物出入日或人行道也应大于3m,如小于3m时,应采用均压带做法或在接地装置上面敷设50一9Omm厚度的沥青层,其宽度应超过接地装置2m。

(4) 接地体敷设完毕,基坑回填土内不应夹有石块和建筑垃圾等。

(5) 外取的土壤不得有较强的腐蚀性;在回填土时应分层夯实。

(6) 接地装置由多个分接地装置部分组成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便于分开的断接卡。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连接处应有便于分开的断接卡,断接卡应有保护措施。

扩展资料

GB5O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第2.5.1条第三款明文规定: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 1.5~1.8m处设置断接卡。

设置断接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供检查用。

建筑基础防雷接地做法

1明敷引下线与断接卡。

沿外墙用25*4cm镀锌扁钢引下,每一米做固定支架。离地1.6-1.8米做断接卡,每处引下线打人工接地

极,保护钢管密封处理。

墙角无柱无钢筋时采用,现在基本不建议再使用这种方法。

2暗敷引下线与断接卡。

墙角有柱子,有ф10mm以上柱内钢筋4根,无柱内钢筋时用25*4mm扁钢,在1.6-1.8米做断接卡,每

处引下线打人工接地极,保护钢管密封处理。

无地圈梁或承台时采用。

3暗敷引下线,明测试卡。

利用柱内钢筋做引下线,或扁钢暗敷引下,在1.6-1.8米做测试点,不断开。但注意在每个测试点埋地

下1米处应有引出外墙1米的扁钢预留,以增打接地极。

有地圈梁与承台时采用。一般此种情况用于变配电房上。

4,另一种暗敷引下线,明测试卡。

利用柱内钢筋做引下线,在离地0.5米处焊接铁板,引出一根40*4mm扁钢做测试点,扁钢应有穿螺栓的

洞眼。同时注意在每个测试点埋地下1米处应有引出外墙1米的扁钢预留,以增打接地极。

有地圈梁与承台时,或钢结构厂房钢柱采用,一般此种情况用于厂房,住宅,一般建筑。

钢结构避雷做法图集

国标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第四章第二节 引下线

第4.2.1条 引下线宜采用圆钢或扁钢,宜优先采用圆钢,圆钢直径不应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48mm2,其厚度不应小于4mm。

当烟囱上的引下线采用圆钢时,其直径不应小于12mm;采用扁钢时,其截面不应小100mm2,厚度不应小于4mm。

防腐措施应符合本规范第4.1.6条的要求。

注:利用建筑构件内钢筋作引下线应符合本规范第3.3.5条和第3.4.3条的规定。

第4.2.2条 引下线应沿建筑物外墙明敷,并经最短路径接地;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但其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扁钢截面不应小于80 mm2。

第4.2.3条 建筑物的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电气通路。

第4.2.4条 采用多根引下线时,宜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0.3m至1.8m之间装设断接卡。

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设断接卡,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该连接板可供测量、接人工接地和作等电位连接用。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

防雷引下线桩基做法图集

以下是常见的接地符号表达方式:

一、接地一般符号:一竖三横,竖与第一横相接。

二、无噪声接地:一般接地加一半圆口朝下。

三、保护接地:一般接地的基础上加一圈包住下三横。

六种常用的接地符号如下图所示:

另外,附一些常用的电气图形符号如下图所示:

以上就是防雷引下线做法图集的全部内容,(1)如果建筑物上的防雷设施采用了多根引下线,那么在引下线距地面0.3~1.8m处宜设置断线卡,断线卡做法参见图5-1。图5-1避雷引下线的断线卡做法 (2)在主体结构施工时,如果避雷引下线利用柱子钢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