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伸缩缝做法图集?可以查看图集12J201和图集03J201-2。图集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1、图集依据新的屋面工程技术规范,按照新的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进行编制,及时反映了新规范的内容和规定,有利于我国屋面工程技术水平的提高。2、增加了种植屋面、停车屋面、导光管采光、虹吸式排水、屋面采光排烟天窗等内容,体现了新材料、那么,屋面伸缩缝做法图集?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屋面伸缩缝防也需要做好防水工作,如果没有做好防水工作,水就容易出伸缩缝里面遗漏而出现滴水、漏水的问题,但屋面伸缩缝防水做法是什么呢?而屋面伸缩缝本身也是需要进行施工的,屋面伸缩缝施工注意事项有哪些?
一、屋面伸缩缝防水做法
1、首先是槽口的预留和处理:这个此步骤与前转角型屋面变形缝的处理方法完全相同。槽口的两边应该保证基面的平整,缝隙中出现垃圾也要及时清理。
2、安装铝合金基座和止水胶条:这个步骤方法依然和转角型变形缝做法无异。基座与基面孔标记钻孔安装膨胀管安装膨胀螺丝将止水胶条的筋套入铝合金基座槽内。
3、屋面伸缩缝的贴止水带:止水带的位置、角度和下垂度处理。在基面与止水带的两边涂上基层胶,等到它干燥至不粘手时贴合、压平和压实之后,两条止水带连接采用搭接胶对接,接合长度8cm左右。在止水带接合部位上刷涂基层胶,待其干燥至不粘手时贴合、压平、压实。屋面伸缩缝止水带一定要装好排水。
4、安装滑竿和盖板:将滑杆初步固定至要安装的部位,拧上滑杆螺丝,盖板接头处两边对齐,在盖板接头处打胶贴上不锈钢封条,两边用胶水抹平。
二、屋面伸缩缝施工注意事项有哪些
1、外墙外侧常用浸沥青的麻丝或木丝板及泡沫塑料条、油膏弹性防水材料塞缝,缝隙较宽时,可用铝皮、镀锌铁皮作盖缝处理。
屋面伸缩缝是指为了防止建筑物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而设置的连续的水平和垂直的结构缝隙。它允许屋面在各种温度条件下自由膨胀和收缩,以避免屋面产生应力和损坏。
屋面伸缩缝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因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屋面伸缩缝的做法:
1. 尺寸确定:根据建筑物的尺寸和预计的热胀冷缩量,确定伸缩缝的宽度和长度。通常,伸缩缝的宽度为建筑物的总长度的1/25-1/30。
2. 位置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伸缩缝的位置。一般来说,伸缩缝应设置在建筑物的较长边上,同时避免与强度和刚度的关键支撑部位重叠。
3. 框架结构:对于大型建筑物,需要设置框架结构来支撑伸缩缝。框架结构通常由钢材构成,使用螺栓和焊接等方法固定。
4. 防水处理:在伸缩缝的两侧,使用防水材料来确保建筑物在伸缩过程中不会渗水。常用的防水材料包括橡胶垫、防水胶等。
5. 伸缩缝盖板:为了保护伸缩缝和增加建筑物的美观性,通常在伸缩缝的上方安装盖板。这些盖板通常由金属、塑料或橡胶制成。
6. 沉降补偿:在建筑物的柱子或墙体上,可能需要设置沉降补偿装置来防止由于地基沉降而引起的变形。
除了以上的做法,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 施工材料的选择应考虑耐候性、耐腐蚀性和耐久性。
建筑房屋在气候环境和外部压力作用下会产生变形,为了防止墙面出现开裂或变形,屋面会预留变形缝。这些变形缝随着温度、湿度、建筑物合理沉降等外部因素会不断变化,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对变形缝进行多层防水处理,避免变形缝宽度变化而破坏防水层。
屋面变形缝的种类
变形缝根据功能不同可以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伸缩缝多指为了避免温度和湿度等天气环境因素导致楼面发生膨胀变形的缝隙,这种缝隙多为垂直登高变形缝,与屋面登高或齐平、双天沟缝隙。防震缝顾名思义,就是为了避免地震灾害设置的结构变形缝,让楼体结构不容易被破坏。沉降缝用于同一建筑物高低存在悬殊、上部负荷重力不均的情形下,设置成几个不同段落的建筑构造缝,这种缝隙也常见于新旧建筑的连接处。
屋面变形缝的防水做法
不管是屋面变形缝使用何种防水材料和防水结构,都需要进行多道设防,并且保证变形缝宽度变化时,防水结构也不会被破坏。
伸缩缝的防水做法一般是在防水墙的底部涂抹防水层和缝隙衔接材料,然后表面再加涂一布和两层加强层。
沉降缝多为高低变形结构,通常防水处理是在屋面设置卷材为防水层,将卷材钉压在高层墙体上,让其向缝隙中下凹,一边固定在高层墙顶,一边黏贴在屋面防水层上,卷材表面再使用金属板做单边固定保护。
谈到建筑伸缩缝施工,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如何进行伸缩缝施工,具体施工要求情况怎么样?以下是中达咨询整理建筑术语伸缩缝做法基本介绍:
建筑伸缩缝即伸缩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构件由于气候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使结构产生裂缝或破坏而沿建筑物或者构筑物施工缝方向的适当部位设置的一条构造缝。
伸缩缝的做法:
为了帮助建筑企业人员了解伸缩缝处理情况,中达咨询以屋面伸缩缝防水做法情况为例,具体要求如下:
基层表面清理
修整→喷涂基层处理剂→变形缝内填填充材料→附加层防水层→变形缝顶加扣盖板→清理与检查修理
基层表面清理、修整:检查基层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加以清扫,出现缺陷应及时加以修补;喷涂基层处理剂:在已干燥的檐口的基层上喷涂剂,以便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
变形缝内填填充材料: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附加层:变形两侧交角处应粘1至2层卷材附加
做防水层:
等高变形缝类型中,卷材应满粘铺至墙顶,然后上部用卷材覆盖,覆盖的卷材与防水曾层粘牢,中间应尽量向缝中下垂,并在其上放置聚苯乙烯泡沫棒,再在其上覆盖一层卷材,两端下垂并与防水层粘牢。
高低跨变形缝中,
首先低跨的防水卷材应铺至低跨墙顶,然后再在其上覆盖一层卷材封盖,其一端与铺至铺至墙顶的防水卷材粘牢,另一端用压条钉压在高跨墙体凹槽内,用密封材料封固,中间应尽量下垂在缝中。
施工缝:因施工组织需要而在各施工单元分区间留设的缝。施工缝并不是一种真实存在的“缝”,它只是因后浇注混凝土超过初凝时间,而与先浇注的混凝土之间存在一个结合面,该结合面就称之为施工缝。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层建筑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
结构体系 施工方法 最大间距m
框架结构 现浇 55
剪力墙结构 现浇 45
注:1 框架-剪力墙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2 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混凝土的收缩较大或室内结构因施工外露时间较长时,伸缩缝间距应适当减小
3 位于气候干燥地区、夏季炎热且暴雨频繁地区的结构,伸缩缝的间距宜适当减小
当采用下列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温度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
1 顶层、底层、山墙和纵墙端开间等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部位提高配筋率;
2 顶层加强保温隔热措施,外墙设置外保温层;
3 每30~40m间距留出施工后浇带,带宽800~1000mm,钢筋采用搭接接头,后浇带混凝土宜在两个月后浇灌;
4 顶部楼层改用刚度较小的结构形式或顶部设局部温度缝将结构划分为长度较短的区段;
5 采用收缩小的水泥、减少水泥用量、在混凝土中加入适宜的外加剂;
6 提高每层楼板的构造配筋率或采用部分预应力结构。
以上就是屋面伸缩缝做法图集的全部内容,屋面伸缩缝的设计和施工方法因建筑物的类型和用途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的屋面伸缩缝的做法:1. 尺寸确定:根据建筑物的尺寸和预计的热胀冷缩量,确定伸缩缝的宽度和长度。通常,伸缩缝的宽度为建筑物的总长度的1/25-1/30。2. 位置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确定伸缩缝的位置。